也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时候,所谓“阳极则阴,阴极则阳”,冷到了极点,养生也应该格外注意。
一、小寒起居重“三防”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01防寒——要护头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02防燥——内服+外用
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一盆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
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或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03防外感——双手摩擦面部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强身有“四搓”小寒时节阳气潜伏,利用空闲时间按摩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和调理身体的双重功效。
①搓足心——暖脚补肾
不但可以补肾安神,对预防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
②搓腹部——保健脾胃
长期坚持这么做,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③搓腰部——补肾壮腰
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④搓颈部——暖身驱寒
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可是试试搓揉大椎穴暖身。
二、小寒避病要“五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在阳光下的适当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
01、原地跑跳
冬季天寒,不愿意出门运动的朋友们可以选择跳绳或者原地跑跳运动,每天跳2-3次,每次10-15分钟,可使全身得到充分运动。
02、慢跑
有跑步习惯的人,仍可继续坚持,但一定要注意保暖并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运动结束后及时换下汗湿衣物。
03、散步
每日在阳光中走一走,走到微微出汗时效果最好,既有益健康,还能放松心情。
04、太极拳
修习太极拳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坚持练习可以达到收敛阳气,藏精蓄锐的作用。
05、踢毽子
要注意的是,踢毽子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哦~最好选择平坦的室内场馆,谨防摔伤。
三、小寒食疗“六必吃”
01、核桃
核桃仁还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具有增强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慾等功效,对提高身体健康、抵御寒冷大有益处。
02、羊肉
羊肉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羊肉最好是炖着吃,易于消化。
03、韭菜
韭菜又名起阳草,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开胃,降逆气,散瘀等。韭菜用来炒食或做馅都很适宜。
04、红糖水
红糖有“东方巧克力”的美誉,其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
需注意,煮过的红糖水比直接用热水冲泡的更易吸收,且更具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但注意不能过量吃。
05、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更有乌发养颜的功效。这类黑色食物能迅速补充热量、防感冒,冬季必不可少。
06、吃膏滋
膏者,滋也,以滋补为其专长,尤其适宜于养生保健、亚健康干预及慢病调理。因其配伍考究,选料上乘,制作复杂,功效显著,在古代一直是达官贵人的养生专宠,现代极其流行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到中年,五脏六腑逐渐衰弱减退,单吃冬虫夏草、燕窝、阿胶进补单一,效果有限。犹如木桶理论,取决于您身体健康的是最短(弱)的那块板(脏腑)。膏方是大复方,补益全面,可以快速的补齐人体精、气、血,调理阴阳、脏腑、津液等。一大桶汤液只熬制成一碗膏滋,是高度浓缩的精华,且口感香甜。早一匙,晚一匙,含服或冲服,濡养五脏六腑,调达气血平衡。
《黄帝内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抓住当前一年中最好的封藏时令,吃上两三个月的膏方,养养气血,调调五脏,筑好内功,提升免疫,调动身体的正气来抵御外邪的侵扰以及储备来年春夏消耗的精华物质,是非常智慧高明的养生选择。